找到相关内容43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古印度佛教人物

    各别说,把一切众生分为:声闻、独觉、如来、不定种性、无性有情等五类。此五者是潜藏在阿赖耶识中的种子,由于每个人所具有的善、恶种子不同,因而修持所得的结果也不相同:声闻可修证阿罗汉;独觉修证辟支佛;如来种性可修证为佛;不定种性的证果不确定,可修证以上三种之一;无性有情只具有有漏种子,因此要受业报轮回的限制,虽然苦心修持,也不能下得上面三果。这种五性各别说和古代印度的种姓观是密切相关的。   著作甚多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749565.html
  • “佛说四念处经”与南传佛教

    国人之大乘根器的菩萨精神不符,以致在金钱和时间上都有耗费之可能,学人谨藉此机会有所解释焉。   根据唯识学的理论,认为佛家以有情的根器不同特施设五种种性范畴:第一是菩萨种性,第二是声闻种性,第三是独觉种性,第四是不定种性,第五是无种性。因此,佛陀便以大乘教法之菩萨乘施于菩萨种性不定种性的有情;而以小乘教法的声闻乘和独觉乘分别施诸声闻种性和觉种性的有情,更以人天乘教法以之施于无种性有情,如此则令...

    高永霄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70055300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2)

    种子,这不是每一有情所同具的。这习所成种有五种不同:一声闻种性、二缘觉种性、三佛种性、四不定种性、五五种性。具声闻种性和缘觉种性的有情是定性二乘,只能得小乘涅槃,唯有佛种性的有情和不定种性的有情(回小...无为诸法;宣扬一切唯识之旨,说阿赖耶识为根本识,含藏现行诸法种子,此种子转变为一切法。判如来一代圣教为有教(小乘)、空教(中观)、中道教(瑜伽),而本宗为第三时中道教。对一切众生成佛之说主张有五种性之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464551.html
  • 廖明活: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(1)

    些微慈悲种性,可以经由亲近佛陀,闻受胜法,趣入广大菩提。凡此可见作者并非以为所有声闻人都是「定性」,也肯认有种性不定、可得成佛的声闻。  「变易生死」观念主要见于如来藏系经典,当中以《胜鬘经》所述最详细...五种种性中的「决定声闻种性」。这种声闻人由于决定祇有声闻种性,因此在证得声闻果时,便进入无余涅盘,身灰智灭,永远不能修习大乘道。第二种是属于五种种性中的「不定种性」的声闻人。这种声闻人由于先天种性不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374056.html
  • 认识菩提心·问答篇

    发菩提心?   法师:唯识宗将种性归纳为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无种性不定种性五种。按唯识的说法,种性已决定了将来的成就。若是不具备菩萨种性,成佛必定无望。若是具备菩萨种性,生命起点就高于声闻。   ...理解为固定不变的。所以,我个人比较倾向一切众生皆可发起菩提心,皆可培养起菩萨种性,但因为起点不同,难易程度会有所不同。对于那些乐于助人、充满悲悯之心的人来说,菩提心和其性情较为相应,发起来相对容易。而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21335233113.html
  • 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

    系由阿赖耶识中之本有种子所决定,乃无法改变者,故立五姓各别之说。五姓(性)即:(一)菩萨定姓(定姓菩萨),(二)独觉定姓(定性缘觉),(三)声闻定姓(定性声闻),(四)三乘不定姓(不定种性),(五)无...、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五、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、唯识三十论颂、大乘法相名目卷一中]  343  不共许  不共小乘许种性地在加行道。而是在五道之外别立出一个种性地。  附注:  加行道,又称方便道。即于...

    张兰石整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1843052.html
  • 《楞伽经》人间佛教义趣论要

    看作是对凡圣不二的进一步阐释.   《楞伽经》在究竟义上示明识智,凡圣不二,但在说法方便的现实性上,为了契   机,仍然根据修行根机的不同,明确区分了三乘五种性.卷一曰:"云何为五 谓声闻   乘无间种性,缘觉乘无间种性,如来乘无间种性,不定种性,各别种性."其中,如来   乘无间种性又有四种,"谓自性法无间种性,离自相法无间种性,得自觉圣无间种性,   外刹殊胜无间种性." 这种区分,与凡圣无二...

    刘泽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3855098.html
  • 《入行论》讲记(十六)

    ,如果违犯这一条,也是犯了菩萨戒。上述五条是大臣容易犯的戒律。   下面讲平凡人易犯的八条戒律。第一条〖“于未修心众,宣说空性法;〗在相续尚未成熟、不定种性的人面前宣讲“空性”,如果对方连皈依...就是一种断恶的心,有些有仪轨,有些没有仪轨,依靠仪轨产生的,就像上学报名一样,只有报名手续齐全了,你才能成为这个学校的人,同样的道理,只有依靠仪轨在自相续中真正发了菩提心,从此以后,我们才属于大乘种性...

    著:无著菩萨  译讲:索达吉堪布

    |入菩萨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1/1248006431.html
  • 济群法师:唯识学九个重点问题

    中,将种性归纳为声闻种性、缘觉种性、菩萨种性不定种性和无种性五类。也就是说,成就佛道,须有成佛的种子;成为阿罗汉,须有成为阿罗汉的种子。至于无种性,则类似佛经所说的一阐提,善根已断,修行无望。这一... 《唯识三十论》·唯识总论     一、菩提心  二、三性三无性  三、八识  四、唯识  五、种子,种性  六、菩萨行  七、瑜伽止观  八、转依  九、因明   唯识学理论精深,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唯识|菩提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1/0823083225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

    。4、不定乘性。5、无性。唯识主张“无种性人,无种性故,虽复勤行精进,终不能得无上菩提。”  中观不顺五种性说,依《涅槃经》等,主张“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凡是有心,定当作佛。”  (4)于一乘三乘说之...,依他起性、圆成实性实有。  5)五种性  众生有五种种性:大乘种性、声闻种性、缘觉种性、不定种性、无性。有佛性者可成佛,无佛性者不能成佛。  6)四分唯识  法相宗根本知见,属唯识四分家,主张心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1242071.html